本文目录一览:
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理解性默写(附答案、原文、注释、译文)_百度...
1、扬州慢·淮左名都 姜夔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2、《扬州慢·淮左名都》。【作者】姜夔 【朝代】宋。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3、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4、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扬州慢·淮左名都》译文 淳熙年丙申月冬至这天,我经过扬州。夜雪初晴,放眼望去,全是荠草和麦子。
《扬州慢》展现了作者的悲情,其中的蜀黎是什么意思?
1、“蜀黎”可能指的是受战乱影响的民众姜夔扬州慢,尤其是指那些在宋金战争期间遭受苦难的百姓。 姜夔通过使用“蜀黎”这样的词汇,增强了作品的情感表达,传达了对因战争而流离失所的百姓的同情。 《扬州慢》一词不仅反映了作者对过去繁荣的怀念,也表达了对现实困境的哀叹,以及对人民苦难的深切关怀。
2、黍离之悲,指对国家残破,今不如昔的哀叹。也指国破家亡之痛。出自《国风·王风·黍离》,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这是东周都城洛邑周边地区的民歌,是一首有感于家国兴亡的诗歌。原文如下姜夔扬州慢: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3、译文姜夔扬州慢:看那黍子一行行,高粱苗儿也在长。走上旧地脚步缓,心里只有忧和伤。能够理解我的人,说我是心中忧愁。不能理解我的人,问我把什么寻求。高高在上苍天啊,何人害我离家走姜夔扬州慢?看那黍子一行行,高粱穗儿也在长。走上旧地脚步缓,如同喝醉酒一样。能够理解我的人,说我是心中忧愁。
姜夔扬州慢原文及赏析
1、姜夔的《扬州慢》是一首描绘淮左名都——扬州在战乱后荒凉景象的词作,以中吕宫为调,表达了词人淳熙年间路过扬州的深深哀思。当时,雪后初晴,词人骑马经过,只见四野皆是覆盖着荠麦的荒凉景象,城市的萧瑟和寒冷的河水映入眼帘,暮色中戍楼的号角声悲凉地回荡在空荡荡的街头。
2、姜夔的《扬州慢》拼音,详细介绍如下:拼音及原文:淳熙丙申正日(chún xī bǐng shēn zhèng rì),予过维扬(yǔ guò wéi yáng)。夜雪初霁(yè xuě chū jì),荠麦弥望(qí mài mí wàng)。
3、原文首句“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中的“维扬”是扬州的别称,词人姜夔在冬至这天经过扬州,看到战争后的残破景象,心生感慨,因此创作了这首词。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描述了扬州的地理位置和美景,但“胡马窥江去后”的战争使得扬州城荒废,只剩下废池和乔木。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网络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网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