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美酒成都堪送老”的出处是哪里
1、杜工部(杜甫)的《蜀中离席》尾联是美酒成都堪送老,当垆仍是卓文君。这句话的含义有不同的解读。一种解读认为,这句话是主人留客之语,表达了美好的成都生活,何忍远离的情感。这句话也反衬出诗人生活漂泊,家国无依的沉重心情。同时,暗指时事堪悲,一些人却沉迷于酒色,流连忘返,让人不齿。
2、“美酒成都堪送老”出自唐代李商隐的《杜工部蜀中离席》。“美酒成都堪送老”全诗《杜工部蜀中离席》唐代 李商隐人生何处不离群?世路干戈惜暂分。雪岭未归天外使,松州犹驻殿前军。座中醉客延醒客,江上晴云杂雨云。美酒成都堪送老,当垆仍是卓文君。
3、美酒成都堪送老,当垆仍是卓文君。大中五年(851),李商隐入东川节度使柳仲郢幕,为节度判官;冬,奉命赴成都(西川)推狱。这首诗当作于次年春事毕离去之时。
4、李商隐在成都所作的《杜工部蜀中离席》诗中的这两句:“美酒成都堪送老,当垆仍是卓文君。”全诗为:人生何处不离群?世路干戈惜暂分。雪岭未归天外使,松州犹驻殿前军。座中醉客延醒客,江上晴云杂雨云。美酒成都堪送老,当垆仍是卓文君。万里桥边多酒家,游人爱向谁家宿。
5、有关成都的诗句 李商隐在成都所作的《杜工部蜀中离席》诗中的这两句:“美酒成都堪送老,当垆仍是卓文君。”全诗为:人生何处不离群?世路干戈惜暂分。雪岭未归天外使,松州犹驻殿前军。座中醉客延醒客,江上晴云杂雨云。美酒成都堪送老,当垆仍是卓文君。 万里桥边多酒家,游人爱向谁家宿。
6、美酒成都堪送老,当垆仍是卓文君。 隋宫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 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 于今腐草无莹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 二月二日 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 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 万里忆归元亮井,三年从事亚夫营。
杜工部蜀中离席的介绍
唐宣宗大中六年(852)的春天,成都推狱事毕,诗人准备动身前往梓州(今四川三台),临行宴别时,写下这首诗,故名“蜀中离席”。因诗拟杜工部体,故加上“杜工部”三字。杜工部:即杜甫,他在成都附严武时,曾授检校工部员外郎之衔,后世因此称其为“杜工部”。
公元851年,李商隐被柳仲郢任命为东川节度使府书记,不久又奉命前往西川处理案件。这首诗是他在蜀中与僚友杜告别时所作,原题为“蜀中离席”,因其诗风模仿杜甫,所以冠以“杜工部”之名。此诗在模仿中既掌握了杜甫的诗法,又传递了其深沉的精神,尤其流露出对时局动荡和战乱的深深忧虑。
此诗乃诗人于宣宗大中六年时所写,当时李商隐要离开成都,返回梓州,于是在饯别宴席上写下此诗。诗歌描绘了战乱时候与朋友惜别的感伤,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感时伤势的思想感情。而且,该诗是李商隐模仿杜甫的风格所写的诗,《唐贤清雅集》中点评“此是拟作,气格正相肖,非但袭面貌者”。
杜工部蜀中离席作品鉴赏
杜工部蜀中离席 人生何处不离群?世路干戈惜暂分。 雪岭未归天外使,松州犹驻殿前军。 座中醉客延醒客,江上晴云杂雨云。 美酒成都堪送老,当垆仍是卓文君。 隋宫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 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 于今腐草无莹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
抒怀和咏物。李商隐一生仕途坎坷,心中的抱负无法得到实现,于是就通过诗歌来排遣心中的郁闷和不安。《安定城楼》、《春日寄怀》、《乐游原》、《杜工部蜀中离席》是流传得较广的几首。值得注意的是,这类内容的作品中许多七言律诗被认为是杜甫诗风的重要继承者。感情诗。
李商隐的爱情诗多以典雅华丽、深隐曲折取胜,这首诗,《万首唐人绝句》中题作《夜雨寄内》,“内”就是“内人”,指妻子。诗人在巴山雨夜中思念妻子,充满了深深的怀念之情。诗人用朴实无华的文字,写出他对妻子的一片深情,亲切有味。全诗构思新巧,自然流畅,跌宕有致。
还有备受后世喜爱的爱情诗篇,尤其是那些无题诗,情感细腻,意境优美。在艺术上,李商隐的诗歌构思新颖,辞藻华丽,想象力丰富,格律严谨,风格婉约而富有情感。然而,部分作品中过多地运用典故,使得诗意显得隐晦难解。他的诗歌作品集被后世编纂为《李义山诗集》,至今仍被广大读者所珍视和研究。
《杜工部蜀中离席》 人生何处不离存?世路干戈惜暂分。雪岭未归天外使,松州犹胜殿前军。 座中醉宾延醒客,江上晴云杂雨云。美酒成都堪送老,当垆仍是卓文君。 ——首联点出离席,反问有力除感叹外,还有安慰意。颔联纵笔千里,气象阔大,非常简洁地写出边地隐含的危机,饱含对国事的忧虑。
杜工部蜀中离席作者简介
唐代诗人李商隐,约生于公元813年,逝于858年左右,字义山,别号玉溪生、樊南生。他的故乡在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在科举考试中,他于公元837年成功考中进士,然而一生却深受牛李党争的影响,仕途坎坷,抱负难以施展。李商隐的诗歌才华横溢,与杜牧并称为“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温李”。
“人生何处不离群”出自唐代李商隐的《杜工部蜀中离席》。“人生何处不离群”全诗《杜工部蜀中离席》唐代 李商隐人生何处不离群?世路干戈惜暂分。雪岭未归天外使,松州犹驻殿前军。座中醉客延醒客,江上晴云杂雨云。美酒成都堪送老,当垆仍是卓文君。
杜工部蜀中离席是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诗。此诗乃诗人于宣宗大中六年时所写,当时李商隐要离开成都,返回梓州,于是在饯别宴席上写下此诗。诗歌描绘了战乱时候与朋友惜别的感伤,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感时伤势的思想感情。
《杜工部蜀中离席》是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诗。此诗乃诗人于宣宗大中六年时所写,当时李商隐要离开成都,返回梓州,于是在饯别宴席上写下此诗。诗歌描绘了战乱时候与朋友惜别的感伤,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感时伤势的思想感情。
杜工部蜀中离席,是李商隐模仿杜甫风格,在大中五年冬至次年春,他离开东川节度使柳仲郢幕府,返回梓州时所作。此诗展示了李商隐对杜甫七律诗传统的继承,特别是感时伤世的忧国忧民情怀。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网络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网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