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登岳阳楼其一主旨
- 2、登岳阳楼其一的赏析
- 3、《登岳阳楼》其一的全文拼音
登岳阳楼其一主旨
《登岳阳楼》的主旨如下:实现了多年夙愿:杜甫终于登上了他梦寐以求的岳阳楼,得以亲眼目睹洞庭湖的壮阔景象。百感交集: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他内心充满了复杂的情感,既有得偿所愿的喜悦,也有对亲朋好友的思念和对自身境遇的感慨。
宋代陈与义的《登岳阳楼》二首,同样以七言律诗形式表达爱国忧民之情。陈与义借登楼之景,抒发心中对国家的忧虑和对民众的关怀。诗中所描绘的岳阳楼及周边景致,不仅是自然之美的展现,更是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
陈与义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岳阳楼的壮丽景色,同时寄托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百姓疾苦的关切。尽管时代变迁,但两位诗人通过《登岳阳楼》这一题材,共同展现了他们对国家的忠诚和对人民的热爱。
杜甫创作的五言律诗《登岳阳楼》。诗篇表现了杜甫得偿多年夙愿,即登楼赏美景,同时仍牵挂着国家的百感交集之情,表达了报国无门的哀伤。《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杜甫晚年创作的五言律诗《登岳阳楼》。诗中表达了诗人登楼赏景的喜悦,同时深感国家多难的忧伤。此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三年,杜甫漂泊至岳阳,终得登临梦寐以求的岳阳楼。面对壮阔的洞庭湖,杜甫发出由衷的赞叹,然而心中却满是国事忧心与个人命运的感慨。江山之壮美与诗人胸襟之悲壮,形成鲜明对比。
“万里来游还远望,三年多难更凭危。”这两句诗,登岳阳楼(其一)陈与义 道出了一个亡国之臣心中的愤懑。“万里”与“三年”对举,分别从空间、时间的跨度上来叙述其事,收到了双重叠加的艺术效果,读之让人感慨万分。
登岳阳楼其一的赏析
1、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是《登岳阳楼二首》中的第一首,也是诗人写岳阳楼的开篇之作,所以精心打造,郑重其事。
2、登岳阳楼(其一)赏析:首联写岳阳楼的地理位置,先从大处着墨,以洞庭湖和长江为背景,在一个宏观视野中隆重推出岳阳楼。颔联从静态舒缓的景物描写中振起,转而为强烈的抒情。颈联终于以近于直呼的方式,发出了最高亢最强烈的呐喊,道出了一个亡国之臣心中的愤懑。
3、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这首诗的意境是十分宽阔宏伟的。诗的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是说广阔无边的洞庭湖水,划分开吴国和楚国的疆界,日月星辰都像是整个地飘浮在湖水之中一般。
4、赏析:《登岳阳楼》主要是塑造了诗人自我形象,集中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而且由于这种感情与个人遭遇的悲惨、个人抱负的不能施展,紧紧联系在一起,所以使全诗在历史与现实、国家与个人种种矛盾之中,显得感情更加迭宕,更加深切,更加动人。原文: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登岳阳楼》其一的全文拼音
1、登岳阳楼 唐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注音版 xī wén dòng tíng shuǐ , jīn shàng yuè yáng lóu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wú chǔ dōng nán chè , qián kūn rì yè fú 。
2、登岳阳楼杜甫拼音版如下:xī wén dòng tíng shuǐ,jīn shàng yuè yáng lóu。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wú chǔ dōng nán chè,qián kūn rì yè fú。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qīn péng wú yī zì,亲 朋无一字,lǎo bìng yǒu gū zhōu。老病有孤舟。
3、登岳阳楼拼音版注音:xī wén dòng tíng shuǐ , jīn shàng yuè yáng lóu 。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wú chǔ dōng nán chè , qián kūn rì yè fú 。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qīn péng wú yī zì , lǎo bìng yǒu gū zhōu 。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网络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网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