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谁知道狱中题壁这首诗?
1、年秋狱中题壁,谭嗣同被捕,就义前在狱中墙壁上题写下狱中题壁了这首绝名诗。向来这首诗被后人解说时都有很大出入,但基本上都在围绕最后一句,尤其是“两昆仑”的意义上。但是,余以为不能联系全诗以及谭嗣同生平,则不能理解诗人之真意。
2、【作者】:谭嗣同 【作品】:狱中题壁 【内容】: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作者介绍】 谭嗣同(1865-1898),字复生,号壮飞,浏阳(今湖南省浏阳县)人。曾为候补知府、军机章京。自幼随父宦游,足迹遍大半个中国,较熟悉当时的社会情况。
3、《狱中题壁》作者是:谭嗣同 (版本一):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版本二):望门投趾怜张俭,直谏陈书愧杜根。手掷欧刀仰天笑,留将公罪后人论。
4、在1942年4月27日,中国著名诗人戴望舒在狱中写下了一首名为《狱中题壁》的诗,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在艰难时期的坚韧精神和对自由的执着追求。诗中,狱中题壁他以假设自己可能牺牲的方式,对朋友表达了深深的慰藉和希望,如果我死在这里,朋友啊,不要悲伤,我会永远地生存在你们的心上。
5、《狱中题壁》是近代维新派政治家,思想家谭嗣同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在狱中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的前两句运用张俭和杜根的典故,揭露顽固派的狠毒,表达了对维新派人士的思念和期待。后两句抒发作者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雄心壮志。这首诗格调悲壮激越,风格刚健道劲。
6、《狱中题壁》潭嗣同 望门投止思张俭[1],忍死须臾待杜根[2]。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3]。【注释】[1]止:宿。思:思慕。张俭:东汉末年高平人。
狱中题壁运用了哪个典故
谭嗣同,一位晚清时期的维新派代表人物,在面对即将到来的生死考验时,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狱中题壁》。诗中,他通过引用历史典故,表达了自己不畏强权、坚守信念的豪迈情怀。
《狱中题壁》清·谭嗣同,“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狱中题壁》是近代维新派政治家、思想家,谭嗣同于光绪二十四年,在狱中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狱中题壁》一诗,谭嗣同描绘了以下场景:牵念出逃同仁的场景:通过“望门投止思张俭”一句,谭嗣同表达了自己在狱中仍牵念出逃的康有为等人的安危,希望他们能像东汉的张俭一样,得到拥护变法的人们的接纳和保护。
艺术特点 巧于用典,寄意深永。短短二十八字,连用两个典故,其学力之深富、史籍之纯熟,可见一斑。
以下是对《狱中题壁》这首诗的详细解读:首先,我们要了解这首诗的背景。谭嗣同是清朝末期的一位维新派代表人物,他积极参与变法,力图振兴国家。然而,在变法失败后,他被捕入狱。这首《狱中题壁》就是在狱中写下的。诗的前两句“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使用了两个历史人物的典故。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网络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网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