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初三化学题
- 2、初三化学试题
- 3、初三化学试题及答案浙教版
- 4、求教一道初三化学试题
初三化学题
CuSO4 CaCO3 这个不解释了。2 Na2CO3 Na2SO4 第二题说的是上述溶液,就是不含CuSO4 CaCO3 。然后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可能是Na2CO3 Na2SO4 但还不确定2个都有还是只有其中一种,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沉淀部分消失并产生气泡。
以下是 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初三化学试题及答案精选的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40分) 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注意:每道选择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用铅笔在答题卡上作选错、不选、多选或涂改不清的,均不给分。
在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渐加入稀盐酸溶液,因为不会生成沉淀、气体,反应后的溶液质量就是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与所加入的稀盐酸的质量之和,所以,反应后的溶液质量增加了。
对待这样的题目,我们首先得明确:这是一个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
初三化学试题
13g; 16%; Zn + 2HCl== ZnCl2 + H2↑, 置换反应。 说明:最后一空1分,其余每空2分 共7分。
分析题目中的信息,首先确定C是红色金属,可以推断其为铜(Cu)。A和B是黑色固体,由此联想到CuO和碳(C)。C与CuO反应生成Cu和二氧化碳(CO2),因此D是CO2,而A是C,不是CuO。A(C)与足量的E生成D(CO2),E即为氧气(O2)。D(CO2)与A(C)反应生成F(CO)。
在化学反应中,假设我们有16克碳粉与铜粉混合,进行灼烧反应后,最终产物为CuO,其总质量为(x+16)。由此,可以推断出反应后氧元素的质量为16克。由于铜原子数等于氧原子数,我们能够计算出铜的质量为64克。由此可知,碳粉在原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为16/64*100%,即25%。
填写与之对应的物质名称化学式或物质的分类(单质、氧化物、酸盐)(每两个空1分) 现有A、B两组物质,如下所示,要求只准利用A组一种物质与B组一种物质起反应,每种物质都只准用一次,且满足题意要求,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人教版初三化学第一单元测试题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把正确答案序号填入下表。
初三化学试题及答案浙教版
浙江初三化学学习攻略:知识框架梳理:分类学习法:按照浙教版教材的章节顺序,将知识点分为基础知识、化学反应、物质与能量以及实验与技术等几个方面,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知识点串联:初三化学知识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和联系性,学习时可以通过梳理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形成完备的知识体系,提高掌握能力。
浙江省的科学教科书使用的版本:有浙教版(浙江教育出版社)、华师大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宁波市的科学教科书用华师大版,浙江省其他地方的科学教科书用浙教版。有物理、化学、生物课的初中,初一(七年级)开始有生物课,初二(八年级)开始有物理课,初三(九年级)才开始有化学课。
求教一道初三化学试题
1、最后一道计算题初三化学试题及答案,多是计算反应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以及加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分数初三化学试题及答案,一般是先求出溶质的质量和溶液的质量,再用溶质质量比上溶液质量×100%。其中,求溶液的质量是有一定技巧的。
2、食盐: 烹饪中最常用的调味料之一,学名为氯化钠(化学式NaCl),白色结晶体,吸湿性强,应存放与干燥处。食盐也是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不可缺的物质,每人每天3~5克。食盐在自然界里分布很广。海水里含有丰富的食盐。盐湖盐井和盐矿中也蕴藏着食盐。初三化学试题及答案我国有极为丰富的食盐资源。
3、化学元素的读音是有一定规律的:非金属元素常温下是气态单质的,气字头表明状态,下面是读音;是液态的左边是三点水旁,表示状态,右边是读音;是固态的左边是“石”字旁,右边是读音。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网络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网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