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新唐书是什么体史书
1、新唐书 记载唐朝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二百二十五卷,内帝纪十卷,志五十卷,表十五卷,列传一百五十卷。北宋宋祁(998~1061)、欧阳修等撰,前后费时十七年,宋仁宗嘉佑五年(1060)全书完成,由曾公亮进呈。其《进唐书表》称,和《旧唐书》比较,“其事则增於前,其文则省於旧。
2、北宋宋祁(998~1061)、欧阳修等撰,前后费时十七年,宋仁宗嘉祐五年(1060)全书完成,由曾公亮进呈。其《进唐书表》称,和《旧唐书》比较,“其事则增于前,其文则省于旧。……立传纪实,或增或损”。据统计,《旧唐书》帝纪三十万字,《新唐书》帝纪简化为九万字,内容还有所增添。
3、纪传体史书有《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新唐书》、《宋史》、《辽史》、《金史》等。
4、在史料方面,《新唐书》得益于北宋时期的文献征集,收录了许多战乱时期不易得见的珍贵资料,比如关于唐代军事制度和科举制度的详细记载。《新书》还采用小说、笔记等多元史料,增加了唐代晚期人物的传记,为研究提供了更详尽的视角。
5、这部重要的历史文献已由我们的尊敬导师黄永年先生精心选译,并收录于《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之中。相比之下,北宋政府在仁宗嘉祐五年(1060年)编纂了一部全新的《唐书》,即《新唐书》。它共二百二十五卷,起初并无特定的称谓,但为了与刘昀的《旧唐书》区分,人们通常称其为《新唐书》。
《新唐书·李白传》原文及翻译
代宗即帝位以后,召李白任左拾遗之职,然而在这时候李白已然死了,终年六十多岁。 李白晚年爱好黄老之学,经牛渚矶来到姑孰,喜好离家游玩青山,他也想在此地终老,等到他死了,先葬在青山东麓。 元和末年,宣歙观察使范传正。 李白少有逸才 文言文翻译 原文出自《旧唐书·李白传》的内容。
李白,字太白。少年时就通晓诗书。长大后,隐居岷山。李白喜欢剑术,以“侠义”自任,看轻财物,乐易助人。后来又寄居任城,和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住在徂徕山,每天酣饮沉醉,号称“竹溪六逸”。
当诛。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子仪尝犯法,白为救免。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会赦,还得阳。代宗立,以左拾遗召,而白已卒,年六十余。(节选自《新唐书·李白传》)材料二:白,字太白,山东人。母梦长庚星而诞,因以命之。
旧唐书和新唐书的区别
1、《新唐书》和《旧唐书》是两部不同新唐书的史书新唐书,它们的区别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作者不同:《新唐书》是宋祁、欧阳修等合撰的纪传体史书;《旧唐书》为赵莹主持编修。时间不同:《旧唐书》成书于后晋开运二年;《新唐书》成书于宋仁宗嘉_五年。
2、《新唐书》相较于《旧唐书》更为优秀。《新唐书》的改进与创新 《新唐书》是在《旧唐书》基础上的重修之作新唐书,其在很多方面都有所改进和创新。首先,在史料整理上,《新唐书》更加严谨,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记载更为详尽和准确。其次,在文字表达上,《新唐书》的语言更为流畅,更加易于读者理解。
3、史官们不仅可以参考《旧唐书》,而且还能收录一些当时新发现的史料,进行辍拾补辑。因此《新唐书》的人物传记比《旧唐书》多,志部分也写得更好。其中《食货志》的篇幅比旧书扩充了好几倍,让新唐书我们能更加了解唐朝的经济史。
4、区别:作者不同 《新唐书》是北宋时期宋祁、欧阳修、范镇、吕夏卿等合撰的一部记载唐朝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二十四史”之一。《旧唐书》署名后晋刘_等撰,实为后晋赵莹主持编修。刘_(公元887—946年),字耀远,涿州归义(今属河北雄县)人,五代时期历史学家,后晋政治家。
5、《新唐书》与《旧唐书》的比较 《新唐书》相较于《旧唐书》,在内容和编纂上展现了独特的特点。它重视唐代典章制度的总结,新增了《仪卫志》、《选举志》和《兵志》,其中《兵志》是《新唐书》的创举,系统整理了唐朝的军事制度。
6、《旧唐书》和《新唐书》的区别主要在于:时间和作者不同 《旧唐书》成书于后晋开运二年(945年)。《新唐书》成书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公元1060年)。《旧唐书》是五代十国后晋刘昫、张昭远等撰写。《新唐书》是北宋宋祁欧阳修等人撰写,宋仁宗嘉佑五年全书完成。
《新唐书》与《旧唐书》有哪些不同之处?
1、《新唐书》和《旧唐书》是两部不同新唐书的史书新唐书,它们新唐书的区别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作者不同:《新唐书》是宋祁、欧阳修等合撰的纪传体史书;《旧唐书》为赵莹主持编修。时间不同:《旧唐书》成书于后晋开运二年;《新唐书》成书于宋仁宗嘉_五年。
2、时间和作者不同 《旧唐书》成书于后晋开运二年(945年)。《新唐书》成书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公元1060年)。《旧唐书》是五代十国后晋刘昫、张昭远等撰写。《新唐书》是北宋宋祁欧阳修等人撰写新唐书,宋仁宗嘉佑五年全书完成。
3、然而,相比之下,《旧唐书》在史料的呈现上显得更为客观和公正。它保留了原始的历史记录,较少受到后世思想和观念的影响。这种对史料的直接引用,确保了《旧唐书》在史学研究中的权威地位。同时,这种客观性也使得《旧唐书》在反映历史真相方面更具可信度。
4、《新唐书》是在《旧唐书》基础上的重修之作,其在很多方面都有所改进和创新。首先,在史料整理上,《新唐书》更加严谨,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记载更为详尽和准确。其次,在文字表达上,《新唐书》的语言更为流畅,更加易于读者理解。
《新唐书》的原文和翻译
1、仁轨虽贵显,不自矜踞,接旧故如布衣时。尝为御史袁异式所劾,慢辱之,胁使引决。及拜大司宪,异式尚在台,不自安,因醉以情自解。仁轨持觞日:“所不与公者,有如此觞。”后既执政,荐为司元大夫。然宦由州县至宰辅,善致声誉,得吏下欢心。
2、愈为作讳辨,然卒亦不就举。辞尚奇诡,所得皆惊迈,绝去翰墨畦迳,当时无能效者。乐府数十篇,云韶诸工皆合之弦管。为协律郎,卒,年二十七。与游者权璩、杨敬之、王恭元,每撰著,时为所取去。贺亦早世,故其诗歌世传者鲜焉。出自北宋宋祁、欧阳修、范镇、吕夏卿等合撰的《新唐书》。
3、二十五年卒,赠太尉,谥文贞。(选自《新唐书·列传第四十九》,有删改)注:①仗下,即退朝后。②殊死,古时指斩首的死刑。译文:宋璟,是邢州南和人。他耿直有大节,喜爱学习,工于文章,考中进士。调任上党尉,担任监察御史,升任凤阁舍人。他为官刚正不阿,武后很看重他的才能。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网络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网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