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四年级上册数学数位顺序表
- 2、几道小学四年级的数学题。
- 3、小学四年级递等式计算题。请标序号!不需要小数点
- 4、四年级下册数学试题
- 5、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计算题
- 6、四年级数学上册乘法分配律练习题与易错点整理
四年级上册数学数位顺序表
1、四年级上册数学数位顺序表如下: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都是 数位。一(个)、百、千、万……都是 计数单位。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 数位分一级分别是:个级、万级、亿级。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的计数方法叫作十进制计数法。
2、四年级数学数位顺序表:个级:个位、十位 、百位、千位;万级: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级: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就代表有几个几,比如说百位上是八,那就代表有八个百,如果说亿位上是三,那就表示有三个亿。
3、四年级数学数位顺序表个级: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级: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级: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四年级上册个数的组成,先要搞清楚数位表。数位表的顺序是: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位。
几道小学四年级的数学题。
题目 数学四年级应用题经典练习:甲、乙、丙三艘船共运货9400箱,甲船比乙船多运300箱,丙船比乙船少运200箱。求三艘船各运多少箱货?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共要行驶580千米,用了6小时。途中一部分公路是高速公路,另一部分是普通公路。
题目7:小明早上从家步行去学校,走完一半路程时,爸爸发现小明的数学书丢在家里,随即骑车去给小明送书,追上时,小明还有3/10的路程未走完,小明随即上了爸爸的车,由爸爸送往学校,这样小明比独自步行提早5分钟到校。
饲养组养了64只白兔,是灰兔的4倍,养了多少只灰兔? 穗唯 车上山的速度为每小时36千米,行了5小时到达山顶,下山时按原路返回只用了4小时。汽车下山时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实验小学要为四年级的学生每人买一本价格为12元的作文辅导书。
这道题其实乍一看还有点麻烦,但是我们可以从简单的方法开始来推导出计算这种堆叠物料的数量,先看下图:堆叠成三角形的钢管 上图是一堆直径相同的圆形钢管堆叠成一个三角形的侧面图,最顶层是1根钢管,最底层是6根钢管,每层比上一层多一根。
小学四年级递等式计算题。请标序号!不需要小数点
1、四年级的递等式计算题涉及了基本的数学运算,包括加减乘除以及括号的使用。这类题目旨在帮助学生理解运算顺序和规则。例如,175-75÷25遵循先除后减的原则,结果为170。68+35×13则需要先计算乘法再做加法,得出523。
2、×102= 621-199=168÷4= 574-162-38= (25+24)×4=32+268= 100-43= 416-216-78=99+232= 45+65+55= 24×25=640÷40= 810÷27= 420-150=199+76= 157-48-57= 328-209=213÷3= 74×12+26×12=640÷{(96-80)×4}题目呢。
3、递等式计算还能够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观察和分析题目,找出最简便的计算方法。这种能力在解决更复杂的数学问题时尤为重要。通过不断练习,学生们能够更加熟练地掌握递等式计算技巧,为将来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年级下册数学试题
1、小学四年级数学试题(70分钟)公正裁判(对的在括号里画画“√”,错的在括号里面画“×”号。)(6分)周角是一条射线。( )12时45分时,钟面上时针与分针组成的是直角。( )等边三角形一定是等腰三角形。
2、满分:100分 时间:70分钟 )题序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分 填一填。(共20分)计算器开机按( )键,如果要清屏按( )键,要关机按( )键。苹果树有m行,每行有16棵;梨树有b棵。
3、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达标综合测试 一。填空。小数0.8里有( )个十分之一,也就是( )个0.l;0.63里面有( )个( ),0.208里面有( )个( )。写出下面的小数。
4、国标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期末测试题 卷首语:尽心尽力,轻松面对,用70分钟展示一下自己吧!谨慎填写(20分) 5和30两个数,( )是( )的倍数,( )是( )的因数。24的因数有( )。2.2357和86这些数可以填入下面的哪些圈里?填一填。
5、- 由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最新整理的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试卷《位置与方向》试题供用户免费使用下载,所有试卷与小学新课标人教版版数学教材同步,试题转载请注明出处。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计算题
数学简便计算是小学四年级的重要内容之一。下面提供的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简便计算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小学四年级的数学学习中,简便计算题是培养学生快速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的重要环节。这类题目往往要求学生利用数学规律,如分配律、结合律等,来简化计算过程,从而达到快速准确解题的目的。例如,458+251+749,可以先将251和749相加得到1000,再与458相加,简化计算。
例题:167×2+167×3+167×5,39×8+6×3939×4,去括号后,利用乘法分配律简化计算。复杂表达式的简便计算:例题:28×2252×2256×225,×125+×125,通过合并同类项、乘法分配律等性质简化计算。
这篇文章列出了500道小学四年级的计算题,包括除法、乘法、加法和减法等基本运算。这些题目涵盖了各种数学概念,如简单的数的乘除、多位数的计算以及混合运算等,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和提高计算能力。
四年级数学上册乘法分配律练习题与易错点整理
乘法分配律是数学中的基础法则,可以帮助我们简化计算过程。公式表示为(a+b)×c=a×c+b×c。以下是一些运用乘法分配律的练习题,通过这些题目,可以加深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并提高计算能力。举例:计算38×62+38×38。
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或差)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或被减数、减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在把两个积相加(或相减),结果不变。
在进行乘法分配律练习时,可以利用一些具体的例子来加深理解。比如,计算(40+8)×25,首先分别计算40×25和8×25,然后将两个结果相加,得到1000+200=1200。类似地,125×(8+80)可以分解为125×8+125×80,得出1000+10000=11000。
及时区分乘法结合律与乘法分配律的特点,多进行对比练习。引导学生组内讨论,使学生积极发现,乘法结合律的特征是几个数连乘,而乘法分配律的特征是求两个数的和(差)乘以一个数或求两个积的和(差)。在练习题中(40+4)×25与(40×4)×25这种题学生特别容易出错。
四年级乘法分配律的做法包括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学习乘法分配律的公式、做练习题。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概念:乘法分配律是指一个数与括号中的每个数相乘,然后再将结果相加。例如,我们可以将9与括号中的每个数相乘,然后再将结果相加:9×(2+3+5)=9×2+9×3+9×5。
乘法分配律学习困难原因分析(一)教材方面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在对乘法分配律这部分内容进行介绍时相对集中,缺乏知识趣味性,缺少足够的练习量,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内容的掌握和理解、应用,所以学生在第一次学习乘法分配律时很可能会不扎实。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网络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网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