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李白的《古朗月行》中的一句,到底是飞在碧云端还是飞在青云端
《古朗月行》(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出处】唐·李白《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意思】小时候不知道月亮是什么,把它叫做白玉盘。又怀疑是瑶台里的圆镜,高飞在青云的上端。瑶台:古人想象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 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 桂树和团团。白兔捣药成, 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 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 天人清且安。阴晴此沦惑, 去去不足观。忧来其如何? 凄怆摧心肝。呼作:称为。 白玉盘:指晶莹剔透的白盘子。 疑:怀疑。
古朗月行李白千古名句
1、小时不识月古朗月行李白,呼作白玉盘。(李白古朗月行李白:《古朗月行》) 深林人不知古朗月行李白,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2、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卢纶:《塞下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古朗月行》)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3、李白从小就喜欢明月,《古朗月行》说:“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在幼小古朗月行李白的李白的心灵里,明月已经是光明皎洁的象征了。古朗月行李白他常常借明月寄托自己的理想,热切地追求她。《把酒问月》一开头就说:“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4、太多了,呵呵基本上有月亮就有愁【古朗月行】李白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8685e5aeb931333239303233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李白的古朗月行全诗
1、以前有位英雄羿,是他将九个太阳射落了,只留下了一个,才使得天人都得以清平安宁。阴精的沉沦蛊惑,遂使月亮失去了光彩,便再也不值得观看了。对此我觉得忧心非常,凄怆之情,真是摧人心肝啊。古诗赏析 《古朗月行》是唐代诗人李白借乐府古题创作的五言古诗,出自《全唐诗》。
2、《古朗月行》作者:李白(唐)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译文:小时候不认识月亮, 把它称为白玉盘。
3、原诗(作者李白)古朗月行 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译文 小时候不认识月亮, 把它称为白玉盘。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网络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网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