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幼儿园大班《一分钟》社会教案
一分钟教师:每天可让不同的孩子做一分钟教师,也许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信,挖掘孩子的闪光点!一分钟认字:每天只要花一分钟认字,日积月累的`效果具有滴水穿石般的功力! 一分钟床头小幽默:睡前一个小笑话,能使孩子带着快乐进入梦乡。
为了调动幼儿对活动的兴趣,我在知识和材料方面做了充分的准备,用课件时钟帮助幼儿体验一分钟,使幼儿很直观地看到了一分钟的运转,帮助幼儿认识一分钟,这样孩子对于一分钟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给老师在教学中也提供了方便。
体会一分钟的长短,知道时间的价值,初步树立时间概念。初步感受时间是流逝的,是一去不复返的,懂得遵守时间的重要性。学习制订作息时间计划,并能按计划执行,养成做事情不能拖拉的.好习惯。活动准备:故事《一分钟》课件。一分钟能干什么预测表人手一张、笔人手一支。
大班科学《一分钟》教案 篇1 设计思路: 《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
有魔法的一分钟大班教案
1、送一分钟教案你有魔法一分钟教案的一分钟一分钟,你准备做一件什么事让别人快乐?幼儿尝试用各自一分钟教案的方式让同伴和教师在短短一分钟教案的时间里快乐起来。活动后记:有魔法一分钟教案的一分钟的确具有神奇的魔力!没有想到,我竟成了快乐的第一受益者。
2、只要你愿意,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拥有“有魔法的一分钟”的魔法师,包括我们的孩子。 目标: 体验一分钟的“魔力”,知道一分钟很短,但可以做很多有意义的事。 尝试在一分钟里做一件能让别人快乐的小事。 准备: 多媒体课件,有秒针的大钟,磁带,录音机。
3、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活动意图: 这是本非常地道的数学绘本,内容侧重于“序数”。讲述了一个小魔法师如何通过三轮考验最终成为真正魔法师的故事。通过故事,让幼小的心灵感悟到世界的缤纷和美丽。它的更大魔力在于,它讲的是世界万物的道理,讲的是世界万物的规律,讲的是孩子能懂秩序和方法,讲的是数学。
4、为此,在开学9月的主题课程《我是大班哥哥姐姐》中,我们特别设计了一个社会活动《有魔法的一分钟》。
5、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能认识各种不同的野菜,知道野菜的营养价值。 体验品尝野菜的乐趣,养成不挑食的饮食习惯。 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能够将自己好的行为习惯传递给身边的人。 活动准备: 野菜的ppt。 幼儿自备一份野菜,并事先了解野菜的名称及制作方法。
一年级语文下册《一分钟》教案
1、一年级语文下册《一分钟》教案【一】 [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欠、 元、 包等 8 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认钟、 零等 9 个生字。 正确、 流利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 知道时间是不等人的, 我们应珍惜时间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学会生字词, 正确、 流利地朗读课文。
2、生1:他叹了一口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 师:他为什么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呢? 生1:因为早一分钟他就能过马路了。 师:这一分钟给元元带来的是一路焦急的等待,让我们带着焦急的心情把这一段读一读。
3、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能认识钟、零等9个汉字,正确书写欠、元等8个汉字。能够流利、准确地朗读课文。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时间的重要性,认识到不应因个人喜好影响学习和生活,要做守纪的孩子。
大班数学优秀《一分钟》教案
感知一分钟(知道一分钟是60秒) 讨论秒针和分针的作用。 总结:秒针走一圈或者分针走一小格都表示过了一分钟。 讨论一分钟是长还是短。 体验一分钟的长与短 游戏:木头人 游戏:拼图 感受一分钟的重要性 讨论一分钟可以做什么。
一分钟火箭可以距离地球300公里,一分钟足球运动员可以顶球219个,一分钟蜂鸟心脏可以跳动1200次,一分钟全世界可以生产78辆车、一分钟大班的小朋友可以拍球60次、一分钟老师可以200个字、一分钟营养员阿姨可以包20个馄饨)小结:一分钟发生在世界上的事情很奇妙。
《一分钟有多长》大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体验一分钟时间的长短。知道时间是宝贵的,懂得珍惜时间,明白要做一个守时的人。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活动准备 ppt、操作材料。
认识时钟,感知一分钟。 引导幼儿观察时钟,认识时针、分针、秒针,以及1-12的数字。 提问:时钟上哪一根针走一圈表示一分钟?秒针走一圈是一分钟。 出示一分钟沙漏,引导幼儿静等一分钟,感受时间的流逝。体验一分钟的长短与可能。 了解一分钟与60秒的关系。
大班科学《一分钟》教案 篇1 设计思路: 《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
一分钟有多长大班教案1 设计意图: 在假期,我们让幼儿统计自己每天起床、刷牙、洗脸、吃早餐等环节所花的时间。结果孩子们所花费的时间最长为90分钟,最短的为12分钟,大部分幼儿需要60分钟左右。从统计表上可以看出,幼儿的时间观念比较淡薄,做事拖拉的情况比较普遍。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网络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网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