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求关于密度、压强、浮力的计算题
1、这是九年级物理启东专题四上的原题,答案是:4*10^3kg/m^3 设液体密度为p,物理密度为p1,容器底面积为s,物体体积为v。
2、这是一个涉及液体压强和浮力的物理问题。我们可以分别解决这两个问题。(1)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量ΔP1 压强的公式是P=ρgh,其中ρ是液体的密度(对于水来说是1000 kg/m),g是重力加速度(在地球表面上大约是10 N/kg),h是液体的深度。
3、这种题要分两种情况讨论,(一)当物体A的密度小于或等于液体密度时,将A取下.扔入水中时,A漂浮或悬浮,那么水面高度不变。解析:要判断液面高度的变化用公式P=ρ水gh ρ水和g是不变的,水对容器底的压强P与水面高度成正比,其中P用公式P=F/S判断。
4、一题:B因为液体的压强与深度有关。二题:会向上运动因为水的密度增加,则受到的浮力也增加,力处于不平衡的状态。四题:浮力为10N,放手后物体向上运动,待物体静止时浮力为6N。五题:FA等于FB,看它们的底面积大的上升的低,底面积小的上升的高。
5、若球形浮标的体积为15cm,铅坠的密度为11 g/cm3。
6、条件冗余开放) 【答案】水对坝底产生的压强为4×105 Pa。
初中物理力学部分练习,越多越好
1、.将电源、导线、开关、用电器等元器件连接在一起就组成了___。基本电路的连接方式有___联和___联。2.在电路中提供电能的装置叫___;消耗电能的元器件是___;导线的作用是___;开关的作用是___。
2、平放时对地面的压强又是多大? 44如图所示的容器,上、下两部分均为圆柱形,上部分的内横截面积为5厘米2,下部分的内截面积为100厘米2 ,现向容器中注入2 千克的水,刚好将下部分容器注满。
3、学好初中物理力学部分需要掌握一些方法和技巧。以下是一些建议:理解基本概念:首先要对力、质量、加速度等基本概念有清晰的理解。可以通过阅读教材、观看视频或请教老师来加深理解。多做练习题:通过做大量的练习题,可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4、人拉绳的功率.解:1)因为滑轮组是由一个定滑轮和两个动滑轮组成,动滑轮上应该有4股绳子,所以 S=4h。
5、初中物理力学计算题:水壶内装有1千克水,水壶底面积约为0.003米2,水深0.1米,求水对壶底的压强。答案:P=ρgh=1000千克/米3×8牛/千克×0.1米=980帕(公式1分,代入2分,结果1分)在水平桌面上,薄壁圆柱形容器甲和乙内分别装有8千克的酒精和2千克的水。
6、力学题:图中,A为定滑轮,B为动滑轮。m1=200克, m2=100克, m3=50克。求:① 质量为m1的物体之加速度。②两根绳的张力T1及T2 。滑轮及线的质量忽略不计,亦不考虑摩擦力。
关于初三物理大气压强的问题
第一题第一问楼上有小错误,更正为:水柱产生的压强=ρgh=00*10^3*8*0.15=5*10^3 Pa,内部压强=01×10^5 -5*10^3=00*10^5 Pa。虽然数值相差不大,但物理意义完全不同。
.实验。试管内装满水,用食指堵住开口,倒立在水银槽内(配合板图),水不流出。请大家考虑水为什么不流出?(提问,学生水不流出是因为大气压强的缘故。但是试管内的水也产生压强,水不流出不仅是由于存在大气压强,而且大气压强大于管内水柱产生的压强。
大约为 106325 帕斯卡。至于水面的压强,它主要受大气压强的影响。在标准大气条件下,水面的压强几乎可以认为等于大气压强,即约为 101325 帕斯卡。这种理解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大气压强的实际应用。通过学习和应用这些基本公式,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物理现象,并为更复杂的物理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探讨初三物理题中关于气压的题目时,首先,我们需要理解题目中提到的“当管倾斜时管内水银柱长度会增加”的事实。这基于水银柱受到的重力与大气压强作用的平衡。当管倾斜时,水银柱垂直高度(即它与管底的距离)可能会改变,但大气压强保持不变。
同一流体体系下,处在同一高度水平线上的压强相等,处在不同高度水平线上的压强不等,且较深处的压强p比较浅处的压强p大ρgh,即p-p=ρgh。U形管连通器中心处两侧的压强与两侧的流体体系有关,两侧压强不一定相等。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网络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网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