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作者是谁?
1、清代诗人查慎行。原文微微风簇浪: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译文:漆黑之夜不见月亮,只见那渔船上微微风簇浪的灯光,孤独的灯光在茫茫的夜色中,像萤火虫一样发出一点微亮。微风阵阵,河水泛起层层波浪,渔灯微光在水面上散开,河面好像撒落无数的星星。
2、清代诗人查慎行所作的《舟夜书所见》中写道:“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这首诗描绘微微风簇浪了夜晚江舟上的景象。在一片漆黑的夜晚,唯有江面上渔船上的灯光孤独地闪烁,如同空中的一点萤火。微风吹拂,水面泛起细小的波浪,那点灯光在水面上散开,仿佛满河的星星在闪烁。
3、“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这两句诗出自清代诗人查慎行的《舟夜书所见》。《舟夜书所见》全诗为:“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夜晚的船上看到的美景:漆黑的夜晚,一盏渔灯闪烁着孤独的光芒,就像一只萤火虫。
4、“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的上一句是“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这首诗出自查慎行的《舟夜书所见》,整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漆黑的夜晚,于船上所见的景象:月黑见渔灯:在漆黑的夜晚,月亮没有出现,只能看见渔船上的一盏灯光。
诗句“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的意思及全文赏析
1、诗句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的意思是:微风轻轻地吹拂,使水面上的波浪轻轻起浮,仿佛星星被吹散,在水面上形成了满河的星辉。全文赏析:此诗描绘的是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夜晚景象。诗人巧妙地运用自然元素,如微风、浪涛和星光,来展现夜晚的宁静与和谐。
2、诗句“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的意思是:微风轻轻吹拂,吹起了河面的细浪,原本的一点灯光在风的吹拂下扩散开来,仿佛满河的星星。全文赏析如下:首句“月黑见渔灯”:描绘了一个漆黑的夜晚,月光被遮蔽,只有渔火在河面闪烁,犹如一点萤火,格外醒目。
3、接下来的两句“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动态地展示了微风轻拂,引发河面细浪,原本的一点灯光在风的吹拂下扩散开来,仿佛满河的星星。微微二字既体现了风力的轻柔,又突显了波光粼粼的景象。这一转变,从静态的渔灯到动态的星河,为读者带来了一种视觉与心灵的震撼。
4、文章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查慎行的这首诗以夜色为背景,渔船上的一点孤灯,在微风的吹拂下,犹如萤火虫的微光,星星点点地在河面扩散开来,仿佛将整个河面照亮,化作无数闪烁的星光。
“微微风簇浪”的出处是哪里
“微微风簇浪”出自清代查慎行的《舟夜书所见》。“微微风簇浪”全诗 《舟夜书所见》清代 查慎行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作者简介(查慎行)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天星出自清代查慎行的《舟夜书所见》,全诗如下:《舟夜书所见》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作者简介查慎行(1650年6月5日-1727年10月14日) ,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晚年居于初白庵,故又称查初白。
《舟夜书所见》诗人在船上。夜泊河上,在舟中过夜时,诗人感其所见而写下了这首五言绝句。原文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译文 漆黑之夜不见月亮,只见那渔船上的灯光,孤独的灯光在茫茫的夜色中,像萤火虫一样发出一点微亮。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网络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网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