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正数和负数教案》
- 2、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 3、初中数学教案模板
- 4、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教案
- 5、人教版初一上册数学教案精选【三篇】
《正数和负数教案》
正数:以前学过的数中,除0外的数叫做正数;如:+5,+0.23, 8818? 负数:在正数前面加上“-”号的数叫做负数;如:-5, -0.54, ?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数学的学习,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初一数学《正数和负数》教案设计以供大家学习。
正数、负数的定义:我们把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叫做正数,在这些数的前面带有“一”时叫做负数。根据需要有时在正数前面也加上“十”(正号)表示正数。举例说明:0. 等是正数(也可加上“十”)---0.- 等是负数。
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1、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 课题:1正数和负数 教学目标1,整理前两个学段学过的整数、分数(包括小数)的知识,掌握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2,能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会用符号表示正数和负数; 3,体验数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生活实际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正确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
2、七年级上册数学《整式的加减》教案精选范文一 教学目标和要求: 理解同类项的概念,在具体情景中,认识同类项。 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知识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初步体会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同类项的概念。
3、本节课要求同学们能掌握数轴的三要素,正确地画出数轴,在此还要提醒同学们,所有的有理数都可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但是反过来不成立,即数轴上的点并不是都表示有理数,至于数轴上的哪些点不能表示有理数,这个问题以后再研究。
4、七年级有理数的加法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足球赛中的净胜球数,使学生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并能运用法则进行计算;(2)在有理数加法法则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数学思考 通过观察,比较,归纳等得出有理数加法法则。
5、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教案 第一单元(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复习目标 进一步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柱体、锥体、球体,并能对它们进行一些简单的 分类。 能了解直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等简单几何体的表面展开图,能根据展 开图想象、判断和制作几何模型。
初中数学教案模板
教案背景概述:勾股定理作为直角三角形的关键性质,是数与形的完美结合,对解决直角三角形的计算问题至关重要,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点。本课目的在发现勾股定理,难点在于证明其正确性。通过设计与三角尺相关的情境,结合勾股定理的历史背景,旨在激发学生兴趣,培养数形结合思想与逻辑推理能力。
本节课旨在引导学生掌握和运用勾股定理,通过观察图形、探索关系,培养空间观念与抽象思维能力,同时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在于探索并发现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以及如何运用这些理论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初中数学教案模板篇1 教材内容 __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2~4页例例2。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教案
小学生学习的数学应是生活中的数学,是学生“自己的数学”,同时数学又必须回归于生活,数学只有在生活中才能赋予活力与灵性。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教案1 首先让学生回顾有理数,同时借助多媒体让学生举手使学生思维活跃迅速进入上课状态。 在进入新课时,又借助实物让学生对数轴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引导学生回答在实际生活中类似于温度计的例子,让学生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
第六课时: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 教学目标:1.让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认识环形的特征,掌握计算环形的面积的方法,并能准确计算一些简单组合图形的面积。2.通过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进一步应用圆的周长公式和面积公式解决一些和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
总第( )课时 学科 数学(第9册) 备课教师 顾继荣 授课时间 第周月日 教学内容 p.4的例例4,完成第5页的练一练和练习一的第7~10题 教学目标 使学生在盈与亏、收与支、升与降、增与减以及朝两个相反方向运动等现实的情境中应用负数,进一步理解负数的意义。
人教版初一上册数学教案精选【三篇】
1、由于七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特征和生理特征,学生的好动性,注意力容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等特点,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这一生理心理特点,一方面要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2、七年级上册数学《整式的加减》教案精选范文一 教学目标和要求: 理解同类项的概念,在具体情景中,认识同类项。 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知识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初步体会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同类项的概念。
3、【篇一】初一上册课本数学教案 《余角和补角》第2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能正确运用角度表示方向,并能熟练运算和角有关的问题。过程与方法 能通过实际操作,体会方位角在是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发展抽象思维。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4、接下来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初一数学《从算式到方程》教案 范文 大全,希望大家喜欢! 初一数学《从算式到方程》教案范文大全一 【教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处理 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从算术方法到代数方法是一种进步。 初步学会如何寻找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了解方程的概念。
5、优秀备课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数轴三要素,会画数轴。 能力目标:能将已知数在数轴上表示,能说出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数,知道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 情感目标: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数轴的三要素和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网络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网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