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后汉书任延传原文及翻译
- 2、后汉书梁鸿传原文翻译
- 3、汉书和后汉书的区别
后汉书任延传原文及翻译
延即发兵破之。自是威行境内,吏民安息。郡北当匈奴南接种羌民畏寇抄多废田业延到选集武略之士千人明其赏罚屯据要害其有警急迎击追讨虏遂绝后坐擅诛羌,不先上,左转召陵令。永平二年以为河内太守,视事九年,病卒。(节选自《后汉书·循吏传》)译文:任延,字长孙,南阳宛县人。
任延到任以后,静泊无为,独先派人送礼祭祀延陵季子。这时天下刚刚平定,道路交通阻塞,北方逃难江南的都没有返回中原,会稽人才多。任延聘请德行高的如董子仪、严子陵等,毕恭毕敬地以师友的礼对待他们。掾史贫困的,常把自己的俸禄分给他们。裁减下来的人员,使他们耕种公田,解决他们的穷困问题。
任延到达武威, 当时将兵长史田绀,是郡里的大姓, 他的子弟宾客残暴欺害百姓。任延收捕田绀, 田绀父子宾客伏法的有五六个人。田绀的少子田尚聚集轻薄少年几百人, 自称将军, 晚上进攻郡府。任延立即发兵打败他们。自此以后, 威行境内, 官吏百姓屏气, 不敢为非作歹了。
《后汉书列传第六十六》《任延传》【原文】每时行县,辄使慰勉孝子,就餐饭之 【译文】每次视察属县,总是派人慰问勉励孝子,招待他们吃饭。【原文】九真俗以射猎为业,不知牛耕,民常告籴交趾,每致困乏。
属官汇报建议任延征召他。任延说:“龙丘先生亲身实行道德大义,有伯夷一般的节操,我都尉为他洒扫院门,尚且担心让他感到羞辱,征召他是不可以的。”派功曹拿自己的名帖前去拜访,任延写了书牍,派人送去医药,前往的官吏使者在路上连绵不断。
上官授田四十双,上户三十双,以是而差。” 宋 苏舜钦 《应制科上省使叶道卿书》 :“某观前古之士,歘然奋起於贱庸之地,建名树勋,风采表於当世者,未始不由上官钜公推引而能至也。” (2).上司; 长官 。
后汉书梁鸿传原文翻译
后汉书梁鸿传原文翻译如下:梁鸿字伯鸾,扶风平陵人。父亲梁让,王莽时做城门校尉,寓居在北方并死在那里。当时梁鸿年纪尚幼,因为逢乱世,所以卷起袖子将父亲埋葬。后来在太学学习,因家境贫穷且又崇尚气节操守,虽然博览群书并无不通晓的,但不为章句之学。学习结束后,在皇家花园牧猪。
《后汉书·逸民列传 梁鸿传》 原文 梁鸿字伯鸾,扶风平陵人也。父让,王莽时为城门校尉,寓于北地而卒。鸿时尚幼,以遭乱世,因卷席而葬。后受业太学,家贫而尚节介,博览无不通,而不为章句。学毕,乃牧豕于上林苑中。曾误遗火延及它舍,鸿乃寻访烧者,问所去失,悉以豕偿之。
原文大意:邻家老人们见梁鸿不是一般人,于是就一同责备批评那家主人,并且称赞梁鸿是忠厚的人。另及:原文也出自《后汉书·卷八十三·梁鸿传》中的内容,即:原文内容:乃更为椎髻,著布衣,操作而前。原文大意:于是重新把头发梳成椎形的髻,穿上粗布衣服,做着女人的活计来到(梁鸿的)面前。
翻译:邻家老人们见梁鸿不是一般人,于是就一同责备批评那家主人,并且称赞梁鸿是忠厚的人。副标题翻译:于是重新把头发梳成椎形的髻,穿上粗布衣服,做着女人的活计来到(梁鸿的)面前。出处:《后汉书·卷八十三·梁鸿传》梁鸿年幼时父亲就死了,又逢战乱,只能用席子卷而葬之。
翻译 (梁鸿)虽然家境贫寒,但是他重视道德,广博涉猎,没有什么不知道的。而且他不为了应付考试而死记硬背。赏析 这句诗句出自南朝宋·范晔的《后汉书·梁鸿传》,是对梁鸿的品德和学识的赞扬。
汉书和后汉书的区别
1、时间范围不同 《汉书》主要记载了西汉的历史,从刘邦建立西汉到王莽篡权之间的历史。 《后汉书》则主要记载了东汉时期的历史,包括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至三国时期的历史。内容侧重不同 《汉书》在记述西汉历史的同时,特别注重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的记载,以及对重要人物的评价。
2、记载历史时期不同。《汉书》是记载西汉历史。《后汉书》是记载东汉历史。作者不同。《汉书》作者:班固(公元32年~公元92年),东汉历史学家班彪之子,班超之兄,字孟坚。“九岁能属文,诵诗赋”,成年后博览群书,“九流百家之言,无不穷究”。
3、《汉书》与《后汉书》作为中国历史上两部重要的史书,它们在记载的历史时期、作者背景和文学风格上存在显著差异。首先,它们记载的时段不同:《汉书》聚焦于西汉的历史,而《后汉书》则详述了东汉的历程。在作者方面,《汉书》是由班固所著,他为东汉著名史学家班彪之子,以儒者身份写作,文风淳厚而典雅。
4、记载历史时期,作者,风格等区别。记载历史时期:《汉书》主要记载了西汉的历史,从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到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总共约230年的历史。而《后汉书》则主要记载了东汉的历史,从王莽起至汉献帝的195年历史。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网络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网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