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毛滂原文_翻译及赏析
- 2、毛滂诗词名句赏析:老景萧条,送君归去添凄断
- 3、毛滂的诗词
- 4、毛滂生平
毛滂原文_翻译及赏析
就算在无事不可写、无意不可入毛滂的苏轼词里毛滂,这种潇洒尘外毛滂的风调也只是其多彩魅力的小小一角,明显不如后来毛滂那样表现得广泛而集中。至于晁补之隐逸主题的创作,那是到毛滂了徽宗朝毛滂他罢官闲居之后,尚在毛滂潇洒词风成熟的哲宗朝之后。
而酒并不能真的解忧,它只是使人于麻醉中暂时忘却而已。结句“窗破月寻人”,写词人孤寂一个,只有元夕之月伴春梦之人。“寻”字,以人拟月。这位“江南憔悴客”,待罪羁旅,没有人去“寻”他,只有月从客舍的破窗隙中来“寻”,越显其孤独寂寞,心情已从凄冷变成凄苦了。
踏莎行·元夕简析 腊梅开后,白雪残存,词人拨雪寻春,乃至燃灯续昼,其雅兴已似痴。月上柳梢,云雾笼星,沉香烟消,其梦境又如醉。词写得清丽宛转,韵味淳郁,上下片两结句尤觉尖新。
毛滂诗词名句赏析:老景萧条,送君归去添凄断
“老景萧条,送君归去添凄断”赏析如下:情感基调:“老景萧条”直接描绘了词人晚年生活的凄凉与落拓,这是词人的真实生活写照,奠定了全词悲凉的情感基调。“送君归去添凄断”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凄凉,表达了词人在老友离去后的极度孤寂与哀伤,一个“添”字,使得凄寂之情更加深重。
首句点题:“老景萧条,送君归去添凄断”。词人直接表达了晚年生活的萧条和老友离去后的极度凄凉。以景衬情:明月之赠:“赠君明月满前溪,直到西湖畔”。虽然表面上是赠明月给友人,但实际上反衬出词人自己无美景相伴的凄寂。设想友人归家情景:绿苔满阶:“门掩绿苔应遍”。
烛影摇红·送会宗赏析 这首词写老友别后作者的凄凉寂寞心境,同时写他对老友的深切思念之情。会宗名沈蔚,吴兴人,是词人的老朋友,也是当时有名的词人。沈蔚与毛滂、贾收等为诗友,有诗词唱和。首二句「老景萧条,送君归去添凄断」。开头即从别后写起。
这首词以“老景萧条”开篇,描绘了词人与老友沈蔚分别后的凄凉心境。沈蔚,吴兴人,曾与词人毛滂、贾耘老等诗酒唱和,是词人亲近的友人。
毛滂的诗词
1、《玉楼春·己卯岁元日》宋·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酴酥沈冻酒。晓寒料峭尚欺人毛滂,春态苗条先到柳。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调笑》宋·毛滂 房十三春未央。沙暖鸳鸯堤下上。烟轻杨柳丝飘荡。佩瑶弃置洛城东,风流云散空相望。相望。楚江上。
2、毛滂毛滂的词主要有《毛滂集》、《秦楼月》、《点绛唇》等,其特色是豪放、潇洒,兼具深婉。毛滂毛滂的词作品:- 爱情词:以《东堂词》为代表,主要描写夫妻之间的情感,展现了毛滂与妻子赵英之间的深厚情谊。- 娱乐词:如《浣溪沙.泛舟》,描述了词人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展现了其卓尔不凡的清兴雅致。
3、毛滂的诗词风格独特,语言精炼,情感真挚。他的作品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佳句。例如,“酒浓春入梦,窗破月寻人”描绘了浓浓的酒意和梦境,以及月光透过破窗照进来的景象,意境深远。
4、“赠君明月满前溪”出自宋代毛滂的《烛影摇红·送会宗》。“赠君明月满前溪”全诗《烛影摇红·送会宗》宋代 毛滂老景萧条,送君归去添凄断。赠君明月满前溪,直到西湖畔。门掩绿苔应遍。为黄花、频开醉眼。橘奴无恙,蝶子相迎,寒窗日短。会宗小斋名梦蝶,前植橘,东偏甚广。
5、毛滂《相见欢》 内容摘要:“十年湖海扁舟、几多愁。白发青灯今夜、不宜秋。中庭树,空阶雨,思悠悠。寂寞一生心事、五更头等。”此词通过描绘广阔的湖海、扁舟的沉浮、凄凉的青灯以及丛生的白发等意象,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奈的深刻感慨。
毛滂生平
毛滂生平简介如下:基本信息:毛滂,字泽民,出生于衢州江山石门,是北宋时期的著名词人。家庭背景:毛滂生于“天下文宗儒师”世家,父亲维瞻以及伯父维藩、叔父维甫均为进士,家庭文化氛围浓厚。个人经历:自幼酷爱诗文词赋,展现出非凡的文学天赋。北宋元丰二年,与西安赵英结为夫妻。
毛滂,字泽民,衢州江山人,其生年众说纷纭,有约生于嘉佑六年(1061),也有认为可能生于1055年或1054至1056年间,甚至有人认为是1057年或1060年,还有人提出是1064年。
基本信息:毛滂,字泽民,出生于公元1064年,籍贯为浙江江山石门。生平经历:在哲宗元佑年间,毛滂曾在杭州担任法曹一职,并在此期间得到了苏轼的赏识和举荐。尽管他的晚年与蔡京有所交往,但他的仕途并不顺遂,历经了诸多挫折。词作风格:毛滂的词作风格独特,深受苏轼和柳永的影响。
毛滂,字泽民,衢州江山(今浙江江山)人。北宋词人。生于天下文宗儒师世家。父维瞻、伯维藩、叔维甫皆为进士。他自幼酷爱诗文词赋,北宋元丰二年(1079),与西安(今浙江衢州)赵英结为伉俪。由于资料和研究的欠缺,毛滂一直鲜为大众熟悉。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网络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网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