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关于松的诗句
- 2、“龙盘劲节岩前见”的出处是哪里
- 3、有关松的诗词有什么
关于松的诗句
1、有松百尺大十围,生在涧底寒且卑。白居易《涧底松有松百尺大十围》 3流而不返者,水也;不以时迁者,松柏也。苏轼《送杭州进士诗叙》 40、凄凄百卉病,亭亭双松迥。《萧寺偃松》 4终日吟天风,有时天籁止。顾况《千松岭》 4何事斜阳里,栽松欲待阴。
2、腰衱佩珠断,灰蝶生阴松。——五言·出自唐·李贺《感讽六首》1头角苍浪声似钟,貌如冰雪骨如松。——七言·出自唐·吕岩《七言》1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七言·出自清·郑燮《竹石》松在中间的经典诗句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3、不如秦岭老松坚 —— 宋代 洪适 《次韵蔡瞻明秋园五绝句》荒松老柏不生烟 —— 唐代 王建 《废寺》老松临死不生枝 —— 唐代 王建 《哭孟东野二首》不为松老化龙鳞 —— 唐代 李绅 《新楼诗二十首。
4、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魏晋·左思、《咏史·郁郁涧底松》译:茂盛的松树生长在山涧底,风中低垂摇摆着的小苗生长在山头上。由于生长的地势高低不同,凭它径寸之苗,却能遮盖百尺之松。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5、瘦石寒梅共结邻,亭亭不改四时春。须知傲雪凌霜质,不是繁华队里身。陆惠心的《咏松》中,松树与寒梅为邻,四季常青,不畏严寒,展现出傲骨。有松百尺大十围,生在涧底寒且卑。涧深山险人路绝,老死不逢工度之。白居易的《涧底松》描述了涧底松树生长的艰难环境,以及它不屈不挠的精神。
“龙盘劲节岩前见”的出处是哪里
1、“龙盘劲节岩前见”出自唐代徐夤的《松》。“龙盘劲节岩前见”全诗《松》唐代 徐夤涧底青松不染尘,未逢良匠竞谁分。龙盘劲节岩前见,鹤唳翠梢天上闻。大厦可营谁择木,女萝相附欲凌云。皇王自有增封日,修竹徒劳号此君。作者简介(徐夤)徐夤:字昭梦,福建莆田人。
2、龙盘劲节岩前见,鹤唳翠梢天上闻。——出自唐·徐夤《松》龙盘山影倒寒流,十里屏风翠入楼。——出自张伯玉《新定望湖楼》鳌冠三山安海浪,龙盘九鼎镇皇都。——出自唐·司空图《淮西》龙盘馀帝宅,花界古人祠。
3、龙盘劲节岩前见:这句诗以“龙盘”形容青松的枝干虬曲苍劲,宛如蛟龙盘踞。而“劲节”则强调了青松坚韧不拔的气节,它在岩石前屹立,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此句通过生动的比喻,将青松的形态与气质描绘得淋漓尽致。
有关松的诗词有什么
松影半坛月,竹色一帘秋。松 [宋代] 游九功 烟翠松林碧玉湾,卷帘波影动清寒。住山未必知山好,却是行人得细看。松 [明代] 胡居仁 一夜风霜万木枯,岁寒惟见老松孤。秦皇不识清高操,强欲烦君作大夫。松 [唐代] 徐夤 涧底青松不染尘,未逢良匠竞谁分。
《新秦郡松树歌》唐朝 王维 青青山上松,数里不见今更逢。不见君,心相忆,此心向君君应识。为君颜色高且闲,亭亭迥出浮云间。1《水龙吟·赋张斗墅家古松五粒》宋朝 吴文英 有人独立空山,翠髯未觉霜颜老。新香秀粒,浓光绿浸,千年春小。布影参旗,障空云盖,沉沉秋晓。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唐· 王维《山居秋暝》 译文: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松间沙路净无泥 ——宋· 苏轼《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译文:松林间的沙路被雨水冲洗的一尘不染。
《酬王督贤良松泉二诗其一·松》王安石世传寿可三松倒,此语难为常人道。人能百岁自古稀,松得千年未为老。我移两松苦不早,岂望见渠身合抱。但怜众木总漂摇,颜色青青终自保。人活到一百岁,自古以来就很稀少;而松树即使长到千年也还不算老。由此可见人生的短暂。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网络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网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