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李清照的漱玉词
- 2、《咏菊》全诗?
- 3、李清照《多丽咏白菊》咏菊花诗赏析
- 4、那宋诗人李清照的词有哪些
李清照的漱玉词
1、[宋]李清照 南歌子:天上星河转屈平陶令,人间帘(翠)幕垂。凉生枕簟泪痕滋,起解罗衣、聊问夜何其?翠贴莲蓬小,金销藕叶稀。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屈平陶令!白话译文:天上星河转移,人间夜幕低垂。秋凉从枕间透出来,眼泪浸湿屈平陶令了席子。起身解开罗衣,心下估量深沉的夜已近清晨。
2、李清照的作品《漱玉词》是其词作名篇之一。解释如下:《漱玉词》概述 《漱玉词》是李清照的经典之作。这部作品以其婉约柔美的风格,深情细腻地描绘了女性的情感世界,展现了女性的柔美与坚韧。词中充满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情感的抒发,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赢得了后世读者的喜爱与赞誉。
3、《漱玉词》中较出名的有:《浣溪沙》莫许杯深琥珀浓,未成沉醉意先融。疏钟己应晚来风。瑞脑香消魂梦断,辟寒金小髻鬟松。醒时空对烛花红。《浣溪沙》小院闲窗春已深,重帘未卷影沉沉。倚楼无语理瑶琴。远岫出山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梨花欲谢恐难禁。
《咏菊》全诗?
“霜间开紫蒂”全诗 《咏菊》唐代 陈叔达 霜间开紫蒂,露下发金英。但令逢采摘,宁辞独晚荣。《咏菊》陈叔达 翻译、赏析和诗意 咏菊 霜间开紫蒂,露下发金英。但令逢采摘,宁辞独晚荣。中文译文:赞美菊花 紫色的花蕊,在霜中绽放,金黄的花瓣,在露水下闪耀。
“百花发时我不发”全诗《咏菊》明代 朱元璋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都吓杀。要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咏菊》朱元璋 翻译、赏析和诗意《咏菊》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中文译文:百花盛开时我不开放,我若开放时众人惊骇。
“满纸自怜题素怨”出自清代曹雪芹的《咏菊》。“满纸自怜题素怨”全诗 《咏菊》清代 曹雪芹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咏菊》是黄巢所作的一首诗歌,全诗如下: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接下来,我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解释。首先,这首诗以咏菊为题,但实际上寄托了黄巢的宏大抱负。
李清照《多丽咏白菊》咏菊花诗赏析
“渐秋阑”一句,除具体点明时间外,又具有承上启下作用,从对菊花的姿容、风度的描写转向对菊花精神的刻画。“雪清玉瘦,向人无限依依”,词人笔下的菊花竟然与人产生了感情上的交流,惹人怜爱的白菊对人是那样含情脉脉,脉脉含情。“清”、“瘦”二字把白菊的神态特征具体地写了出来,确实是神来之笔。
细细看着,屈原和陶令,孤傲高洁的品性正与白菊相宜。微风吹起,白菊的清香蕴藉,丝毫不亚于淡雅的荼蘼。秋天将尽,白菊愈发显得雪清玉瘦,似向人流露出它无限依恋的惜别情怀。你看它似忧愁凝聚,在汉皋解佩;似泪洒于纨扇题诗。有时是明月清风,有时是浓雾秋雨,老天让白菊在日益憔悴中度尽芳姿。
下片中,词人通过“渐”字描绘时间的推移,从秋风中菊花的凋零,到“雪清玉瘦”的描述,表现出白菊在风雨中的挣扎与自立。词人并未直接表达对残菊的依恋,而是通过“菊愁凝泪洒,依依惜别”的描述,表现出对白菊的深情。
导语:多丽咏白菊此词当为李清照前期的作品。陈祖美《李清照简明年表》:宋徽宗崇宁三年(1104年),李清照为党祸之松紧所左右,时居汴京,时返济南原籍。作《小重山》《多丽》等。原文: 小楼寒,夜长帘幕低垂。恨萧萧、无情风雨,夜来揉损琼肌。也不似、贵妃醉脸,也不似、孙寿愁眉。
那宋诗人李清照的词有哪些
李清照经典十首诗词有《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点绛唇·蹴罢秋千》,《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声声慢·寻寻觅觅》,《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夏日绝句》,《题八咏楼》。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我很喜欢李清照的诗词,清新雅丽,不拘泥于形式,用词朴实平淡,不追求用典故。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首词是李清照少女时期的佳作,将景、物、人、酒融为一体,展现了她那时的洒脱与不羁。《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这首由全宋词收录的宋词,由北宋女词人李清照创作,又被称为醉花阴·重阳、醉花阴·九日,当时他已经结婚,只是两人分隔两地,这首词中通过对重阳节菊花的描写,来表达李清照对丈夫的思念之情,这首词还在我们的语文书中有收录。
李清照最著名的十首诗词如下:《声声慢·寻寻觅觅》:抒发国破家亡、天涯沦落的悲凉愁苦心绪,极具艺术感染力。《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表现对爱人的不忍离别之情,整体格调清新,意境优美。《夏日绝句》:借古讽今,表达悲愤之情,透露出正气凛然之感。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南宋杰出女文学家,章丘明水(今属济南)人。以词著名,兼工诗文,并著有词论,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她的文词绝妙,鬼斧神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被尊为婉约宗主,是中华精神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网络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网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