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三朝会盟汇编》是怎么样的一部文献
- 2、《靖康稗史》与光绪四年(1878)袁祖安本《三朝北盟会编》关系,简略版
- 3、史书《三朝北盟会编》好看吗?可信度如何?
- 4、三朝北盟会编哪个版本好
- 5、三朝北盟会编内容简介
- 6、三朝北盟会编作者简介
《三朝会盟汇编》是怎么样的一部文献
1、二十九岁举进士三朝北盟会编,一生大部分时间居家著述三朝北盟会编,至绍熙五年(1194)六十九岁时才撰成《三朝北盟会编》一书。“三朝”,指宋徽宗赵佶、宋钦宗赵桓、宋高宗赵构三朝。该书会集三朝北盟会编了三朝有关宋金和战的多方面史料,按年月日标出事目,加以编排,故称为“北盟会编”。
2、徐梦莘《三朝会盟会编》(靖康二年)录赵 之《中兴遗史》,即一字不易抄《梦华录》元旦朝会一则。陈元靓《岁时广记》征引尤多。刘昌诗《芦蒲笔记》录上元词鹧鸪天十五首,谓当与《东京梦华录》并行。
3、第一类为书报,包括历史记录、历史著作、文献汇编和史部以外的群籍。第二类为文件,包括政府文件、团体文件和私人文件。第三类为实物,包括生产工具、生活资料和历史事件的遗迹。第四类为口碑,包括回忆录、调查记录、群众传说和文艺作品。 (一)文献史料:距离要研究的时代较近的人所写的史书,是研究当时的重要史料。
4、你要是看古书,有几套和宋史联系比较密切的,出了宋史,还有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长编、宋史纪事本末、三朝会盟等书,都算是正史。其他的就得从经济史之类的书里边看了。另外,还有一本叫做铁血强宋的,算是通俗史吧,主要介绍宋朝军事活动的。
5、文言文在仪式的传承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言文中的仪式记录能够准确完整地保留仪式的程序、规范和精神内核,为后人研究和复原古代仪式提供了重要的文献依据。例如,如果我们想要复原汉代的冠礼,那么可以参考《礼记·冠义》中的记载。
6、其中包含了三百零五篇诗,分作风、雅、颂三大部分。《诗经》朗朗上口,便于人们记诵,秦始皇下令“焚书”以后,尚有很多人能背诵出来,到汉朝建立,治《诗》者有齐、鲁、毛、韩四家。我们现代人读《诗经》,应该以一个叫《毛诗诂训传》的版本为主。
《靖康稗史》与光绪四年(1878)袁祖安本《三朝北盟会编》关系,简略版
光绪四年(1878),袁祖安本《三朝北盟会编》以其独特的风貌横空出世,成为了《靖康稗史》这位伪造者的灵感源泉。这本南宋珍贵史料虽历经宋元版本的流失,幸存的明清抄本与刻本多达五十多种,但所有版本皆源于同一祖本,这一点尤为关键。
争议的焦点在于《靖康稗史》与《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的不同版本。《要录》的“固新”称呼,可能是四库馆臣译改的结果,如文津阁本将其改为“乌舍”。值得注意的是,《神麓记》和《三朝北盟会编》中并未提及“固新”这一译名,进一步揭示了其非原初的历史记载。
史书《三朝北盟会编》好看吗?可信度如何?
《会编》有很高三朝北盟会编的史料价值三朝北盟会编,这不但是因为它引用的材料十分丰富三朝北盟会编,并且其中相当一部分的原本今天已经失传了,还因为它保存了这些材料的原来面目,没有改动。徐梦莘在《会编》序中阐明了三朝北盟会编他引用材料的原则三朝北盟会编:“其辞则因原本之旧,其事则集诸家之说。不敢私为去取,不敢妄立褒贬。参考折衷,其实自见。
《三朝北盟会编》作为一部珍贵的史料,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关键方面。首先,其引用的材料丰富多样,且其中相当一部分原始资料现今已难觅踪迹,这使得《会编》成为了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源。
《三朝北盟会编》史料丰富,记述详赡,为研究辽、宋、金史的基本史籍之一。该书长期仅有抄本流传,窜改甚多。现存通行本,有光绪四年(1878)袁祖安的活字排印本,光绪三十四年许涵度的校刊本。许本较胜于袁本,但错误仍不少。
三朝北盟会编哪个版本好
1、李心传所著的《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可通过丛书集成初编本进行阅读。 李心传的另一部作品《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可参考中华书局徐规先生点校本。 徐梦莘的《三朝北盟会编》,可查阅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 熊克的《中兴小记》,可通过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影印本进行查阅。
2、《会编》有很高的史料价值,这不但是因为它引用的材料十分丰富,并且其中相当一部分的原本今天已经失传了,还因为它保存了这些材料的原来面目,没有改动。徐梦莘在《会编》序中阐明了他引用材料的原则:“其辞则因原本之旧,其事则集诸家之说。不敢私为去取,不敢妄立褒贬。参考折衷,其实自见。
3、《春秋》是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所谓编年体,就是“系日月而为次,列时岁以相续”。它是按年、月、日有次序地记载史事的史书。如果说,《史记》、《汉书》等二十四史纪传体史书,是横的叙述历史,那么,《春秋》、《资治通鉴》这类的编年体史书,就是纵的叙述历史。
4、宋代史学名著。二百五十卷。作者徐梦莘(1126~1207),江西清江人。二十九岁举进士,一生大部分时间居家著述,至绍熙五年(1194)六十九岁时才撰成《三朝北盟会编》一书。“三朝”,指宋徽宗赵佶、宋钦宗赵桓、宋高宗赵构三朝。
三朝北盟会编内容简介
1、《三朝北盟会编》是一部详实的历史巨著,由徐梦莘编撰,共250卷,主要记录了宋代徽宗、钦宗、高宗三朝与金国的和战史。这部作品以其丰富的内容和众多原始资料,对于研究宋金关系史的学者来说,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2、《三朝北盟会编》卷一百的主要内容是关于靖康之变的史实记录,具体包括以下几点:金兵攻陷京师与立伪楚政权:描述了靖康元年闰十一月,金兵攻陷京师,并声言要纵兵洗城。靖康皇帝为了中国生灵,被迫出幸其军,后被金人掳走。金人随后在京师拥立张邦昌为伪楚皇帝,国号大楚,奉金人正朔。
3、《三朝北盟会编》卷八十的主要内容是关于靖康之难期间,金人要求宋朝推举新君以治国事的历史事件。具体来说:皇后太子被俘:靖康二年二月十一日,金人急于索取皇后和太子,皇后和太子被迫出城,百官军民跟随哭送,场面悲痛。孙傅的坚守:作为太子太傅,孙傅密谋保护太子,但最终未能成功。
4、《三朝北盟会编》史料丰富,记述详赡,为研究辽、宋、金史的基本史籍之一。
5、《三朝北盟会编》卷一百二十的主要内容如下:建炎三年的战事与人事变动:建炎三年正月,皇帝车驾驻跸扬州。翟兴被任命为京西北路马步军都总管兼安抚制置使等职务,与杨进在鸣皋山下交战,翟进战死,翟兴向朝廷上诉并请求选派重臣镇守,朝廷于是任命翟兴为本路马步都总管等职务。
三朝北盟会编作者简介
1、徐梦莘,字商老,籍贯为江西清江的临江,生于动荡的靖康元年(1126年),那一年,金军攻陷了宋都开封,随后俘虏了徽宗和钦宗北去,标志着北宋的终结。两年后,金军南下江西,徐梦莘的母亲背着他逃难,才让他得以幸免于战乱之难。
2、徐梦莘(1126~1207),字商老,临江(江西清江)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进士。生于靖康元年(1126 年),这一年金军攻陷宋都开封,次年虏徽宗、钦宗北去,北宋灭亡。再过两年,金军一度南下江西,徐梦莘的母亲背负他南逃,才幸免于难。
3、曹雪芹的祖父是曹寅曹寅(1658--1712)字子清,号荔轩,又号栋亭。其先世为汉族,自其祖父起为满洲贵族的包衣(奴仆),隶满洲汉军正白旗。父曹玺任江宁织造时,尝於署内手植栋树数株,清绿可爱,因结亭其间,名曰:栋亭。
4、作者徐梦莘(1126~1207),江西清江人。二十九岁举进士,一生大部分时间居家著述,至绍熙五年(1194)六十九岁时才撰成《三朝北盟会编》一书。“三朝”,指宋徽宗赵佶、宋钦宗赵桓、宋高宗赵构三朝。该书汇集了三朝有关宋金和战的多方面史料,按年月日标出事目,加以编排,故称为“北盟会编”。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网络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网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